首頁>軸承新聞>我國跨入世界軸承生產大國行列 |
我國跨入世界軸承生產大國行列
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:2010/07/31
我國軸承行業發展到現在,已具備相當的生產規模和較高的技術、質量水平。具有一定規模的軸承企業已發展到1500余家,職工人數壯大到近80萬人,軸承年產量從1949年的13.8萬套增加到目前的20多億套,軸承品種累計從100多個增加至7000多個,規格多達28000多個。近10年來國外軸承知名公司(如SKF、FAG、NSK、NBM、KOYO、TIMKEN、TORRINGTON等)先后在我國投資辦廠,對我國軸承設計技術水平的提高,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的規范、生產裝備水平的現代化、產品的質量和使用性能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。
但另一方面,我國軸承生產企業也面臨來自國外知名軸承公司的激烈競爭和挑戰,其結果必將加速我國軸承工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,真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、生產與發展同在。如何抓住機遇,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,在生存的同時如何求得持續、快速的發展是擺在我國軸承行業面前不可回避、也無法回避的問題。
目前,我國軸承產量達20億套以上,產值已超過200億元,年出口量逾7.7億套,出口創匯約達7億美元,世界排名第4,滿足國內所需產品品種的70%以上,滿足所需數量90%以上,出口量也以較高的比例遞增。
在我國跨入世界軸承生產大國行列的同時,我們也要看到軸承工業低、散、差的問題,普通微型、小型、中小型深溝球軸承仍在大量低水平重復生產,導致嚴重的供過于求,由于市場競爭激烈,價格大戰愈演愈烈。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地持續下去,勢必要影響到整個軸承行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,影響我國的軸承產品在國際上的聲譽,嚴重制約我國軸承工業的健康發展。
質量要求嚴、技術附加值高的軸承仍需要大量的進口。例如轎車軸承、高速、準高速鐵路軸承,各種進口設備維修用軸承,部分高精度、高附加值和在特殊工況條件下使用的專用軸承供應缺口較大,我國生產的軸承產品在性能與價格比、高精度、低噪音、長壽命與高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知名企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。
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
推薦信息 |
□瓦軸風電軸承經過北京鑒衡公司認證 □五洲新春:專心中高端軸承工業的優異民企 □六安滾動軸承公司兩型軸承被確認為安徽新產品 □江蘇省確定1.5萬臺水產養殖機械補貼規模 □石油機械公司:給力“沙管”品牌建造 |
上一篇:中國汽車軸承市場發展迅猛 國產品牌終有突破
下一編:風電及特大型軸承改造項目